close

北京“動批”人的從前與未來

原標題:北京 動批 人的從前與未來|圖片故事

老董算是經歷過 動批 鼎盛時期的商戶, 當年真的是賺錢啊!那個時候,每次過年回老傢走親戚,都是 成功4鏡頭行車記錄器人士 的待遇,嘴上不說,心裡還是特別高興的,給晚輩們的紅包都比別人的大。

△ 11月30日,工作人員在大門貼完封條後, 東鼎 正式閉市。本文照片新京報記者王子誠攝

文|新京報記者王子誠小麥

11月30日的北京,氣溫已經低至零下,西直門外南路上,詢問 動批 在哪兒的人比往常多瞭不少。因為那天 動批 最後一傢市場 東鼎 閉市,這標志著北京正式告別 動批時代 。

從2015年1月11日 天皓成 市場的關閉開始, 動批 便拉開瞭告別演出的帷幕;在這一場漫長的告別中,剝洋蔥(微信ID:boyangcongpeople)走進瞭許多 動批 人的故事,關於他們的從前與未來,關於他們的青春和理想,關於那些在 動批 走過的歲月。

△ 拉著箱子、大包的人群。

曾經,這條路上集結瞭 天和白馬 、 世紀天樂 、 萬榮天地 等多傢服裝批發市場。

如今,載著大包小包推車拉貨的人少瞭,司機開著車打聽停車場的場景消失瞭,車水馬龍的街道安靜瞭。

△西直門外南路現狀。

王女士站在街邊,腳邊放著的四個包,顯然都是當天采購的戰果, 比平時便宜點吧,畢竟都要走瞭 。

她是 動批 的老顧客瞭。 那時候都是鐵皮棚子,主要是買衣服 ,從2003年第一次到這兒買東西,之後就常來, 眼看著這幾個市場閉市,以後也不可能去燕郊買,這次就在閉市前趕緊買點吧。

△在 東鼎 采購完畢後,王女士來到地鐵站口。

走進市場,還是如從前般人聲鼎沸,隻是店員的吆喝聲更大瞭些。

今天最後一天瞭,再也沒有以後!

以前都是好幾百的,帶不走才甩賣的,別還價瞭!

△比著手勢與顧客溝通的店員

女店員收過顧客的貨款,大喊一聲, 嘿!100塊 ,轉身 甩 給一旁的男店員,後者默契配合著: 得嘞!

△站在凳子或是貨品上吆喝的店員。

那邊,年輕的男店員站在一張塑料板凳上,拿著喇叭,扯著嗓子大聲吆喝,時不時鼓弄著搞笑的面部表情吸引顧客,冷不丁還會來一段 凳子上的舞蹈 。

△ 店員用紙筒自制的喇叭吆喝。

△ 東鼎 信號不錯,很多商戶擺出二維碼,方便顧客支付。

穿行在擁擠的過道中,常有種被人推著走的感覺,時不時還能聽到身後傳來的一聲聲:

趕緊往前走,別杵著啊。

勞駕您讓一下嘞。

△得知即將閉市,這幾天, 東鼎 的顧客愈發多瞭。

此起彼伏的推銷聲中,也有一些特別 安靜 的店鋪,仿佛周邊的這一切都與他們無關。

小姑娘,這件多少錢?

一千三。大貨車行車紀錄器推薦

眉眼間有些神似邱淑貞的年輕女店員,看瞭眼顧客剛剛詢價的衣服,熟練地報出價格。或許是覺得太貴,顧客就沒往下問。

我們不打折。賣不掉的話,就運去廣州。老板在那裡還開瞭幾傢店。 問到店鋪和她自己的未來規劃,正拿著薯條蘸番茄醬的手稍稍停瞭一下, 08年前後這裡生意都不錯,現在也比回老傢好啊,回去隻能種地。可能會跟著去廣州吧。

△ 東鼎 的最後一天,顧客滿盈。

我們不甩,一件都不甩,我們這都是高端貨。

三樓的一傢店鋪中,小夥子一邊和同事忙活著打包,一邊說, 我們應該今天搬完,去燕郊的市場 ?a href="http://lens.8193.tw/">貨車行車記錄器?br/>
△ 東鼎 三樓一傢店鋪中,店員在打包貨品,準備搬至燕郊。

小夥子的一句 高端貨 ,勾起瞭不少老 東鼎 人的回憶。

老金在 動批 十幾年瞭。當年在北京上學時,老金的姐姐就在這兒做生意,畢業後,他也走進瞭這裡大貨車行車紀錄器六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

就 動批 而言, 東鼎 的三、四層都是高端貨。很多人說這兩層的店員顏值高,也許就是高端市場的痕跡吧。

十多年前,這裡的店員每個月能拿到四五千元,所以很多求職者首選都會來這兒。

現在,店員的工資已經漲到一兩萬瞭。

△由於需要不停地說話,店員對水的需求量很大。

動批 的回憶,很多老 動批 人都要從十幾歲說起。

老董算是經歷過 動批 鼎盛時期的商戶,幾年前,孩子的出生,讓他選擇轉掉店鋪,回瞭老傢。

當年真的是賺錢啊!那個時候,每次過年回老傢走親戚,都是 成功人士 的待遇,嘴上不說,心裡還是特別高興的,給晚輩們的紅包都比別人的大。 說話的是老董的妻子, 別看我傢這位現在不愛說話,以前可不這樣 。

△店員拿起手機,記錄 動批 的最後一天。

在老傢,老董曾是北上打拼的成功代表,當年,鄉裡鄉親提起他,都是嘖嘖稱贊的,父母也總是以兒子為傲。

後來有錢瞭,他就飄瞭,花錢大手大腳,還老是出去打牌。最後就 一夜回到解放前 瞭。

△一傢店鋪前,聚集瞭一大群搶購的顧客。

夫妻倆打拼那麼些年,看著同時期商戶們買房的買房,買車的買車,自傢卻什麼也沒留下,失落是一定的。

最開始我也怪他,都吵著要離婚瞭。但是後來想想,算瞭吧。嫁給他都這麼些年瞭,對我還是好的。錢沒瞭,可以再掙,他改掉那些毛病就好瞭。

現在我們一傢三口,在老傢做點小生意,賺的肯定沒以前在這兒多,但是平平淡淡的很幸福。

△臨近閉市時間,到處都能見到提著、拖著大包小包的人。

見到宋阿姨時,已經是晚上瞭。

累瞭一天的她,走在去往地鐵的路上,說著這些年打拼的不易, 傢裡沒錢,現在的一點一滴都是靠自己的雙手掙出來的,沒日沒夜的,都是辛苦錢啊。

△閉市當天, 東鼎 門外。

那個時候,動物園的生意有什麼不愁賣,隻要有東西就行,北京的需求量大,拿貨的山西、東北、河南都有。 1993年,丁輝來到 動批 ,晃眼的功夫,24年過去瞭。

他說,那個時代不同現在,早晨4點鐘就必須到市場,到瞭就是搶貨! 這個我要500件 那個我要1000件

現在網絡對實體店有沖擊,很多交易都走線上瞭。傳照片、傳版型、下訂單,那個時候打一趟貨,大包小包的背著,都是體力活。

△ 經常能在這裡遇見守著大件包裹,等待同伴來搬運的場景。

從擺地攤開始,接著進入老 天樂 ,然後轉戰 金開利德 。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,丁輝總結瞭這些年,不過,想起最初來 動批 闖蕩的日子,他依然感慨萬千。

那一年,十幾歲的丁輝買瞭張車票,踏上瞭一條獨自 北漂 的路。東北天氣冷,他就把身上帶的200塊錢掖在棉褲裡, 這錢是考慮到,什麼時候幹不下去瞭,就買返程回傢的火車票。過河錢,那得有。

由於當時傢庭條件有限,剛到北京的丁輝最先以打工為生,之後開始擺地攤,兩年的累積之後,賺瞭些錢,生活就好瞭些: 自己都不敢想啊!

△ 市場人員通知的斷電時間過後,依然有不少顧客還在采購。

接下來,丁輝準備搬到白溝的 動批 繼續幹, 我來白溝不下百次瞭,住瞭兩個多月,周邊小胡同都走遍瞭,輔料和皮革、箱包市場都有多年歷史,市場已經成型瞭,物流也很好,距離北京也不遠。

老客戶開始有些顧慮,覺得 白溝畢竟是個鎮 ,但是丁輝不這樣認為,他說自己想得比較遠,新的店鋪已經裝修完,就等著開業瞭。

△白溝的物流中心,年吞吐量很大,這也是很多 動批 商戶選擇來這裡的原因。

輾轉瞭幾傢市場後,丁輝覺得在哪兒都一樣。

咱都是平民老百姓,生活自在就行瞭。在動批打拼瞭20多年,留念要說沒有,那都是假話,就像我的東北老傢,出來這麼多年,傢鄉永遠都不能忘。

現在對於我來說,東北是我第一故鄉,北京是我第二故鄉,白溝就是我第三故鄉瞭。

△丁輝在白溝裝修好的店鋪裡。

過去的已經變成雲煙瞭,我對於未來想的更多一些,大傢出來瞭不都是為瞭子女嘛。

到這來,就是幹。不付出就想有收獲,那不現實。500萬天天砸腦袋上,那得多大的包啊!

說著說著,丁輝就笑瞭。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bt937pv17 的頭像
    lbt937pv17

    大凱的採購清單

    lbt937pv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